正值凉山马铃薯播期,一批创新播种机具亮相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1-30浏览次数:10


130日,2023年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薄弱环节关键技术研发攻关项目马铃薯机械化播种试验示范现场观摩暨培训会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彝海镇彝海村举行,一批国内创新研发的马铃薯播种机具进行了机播演示,表现不俗。

据了解,围绕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下达的“农机化薄弱环节关键技术研发攻关”项目研究课题,由西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东北农业大学、青岛洪珠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组成创新联合体,四川省农业机械鉴定站、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广中心为项目协作单位,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开展适用于丘陵地区的马铃薯播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研发,在省内转化、推广、应用,推动马铃薯生产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协调发展,提高马铃薯综合机械化水平。此次观摩会就是验证马铃薯播种技术和样机的功能与效果,促进四川省丘陵山区马铃薯单产关键核心技术的提升以及装备创新。

项目负责人、西华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教授廖敏介绍,此次现场会是项目阶段性工作成果的部分展示,主要展示了7款省内外科研院校创新研发、大多还是国内首创的马铃薯播种机具。包括西华大学研制的2CM-2C马铃薯精量种植机、2CM-1型马铃薯种植机、2CM-2型遥控电动式马铃薯播种机、马铃薯起垄覆膜机,四川农业大学研制的2CM勺链式马铃薯播种机,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研制的2CM型电控马铃薯精量播种施肥机,东北农业大学研制的自走油动式马铃薯种植机。

这些机具均适合丘陵地区马铃薯机播,但各有所长,有的“整机转弯半径小,可原地转向,特别适合在砂土、轻壤土中作业”,有的“能够一次性完成马铃薯播种的多个环节,有的“能实现取种、排种、补种和定量施肥自动控制”,有的“株距行距可调节,播种效率高,整机轻简,适合黏重土壤环境作业”。

7款机具相继在试验田进行了展示,参加观摩会的专家及大户们随后扒开土壤查看是否有重播、漏播的问题以及播得是否均匀。

专程从喜德县赶来观摩的种植大户罗伍达说:“这几款机具我都认真地观摩了,在田里没有石头的情况下,1台机子可播种10多亩,比人工播种快多了。我明年的马铃薯也要搞机播。”

 “今天演示的这些马铃薯播种新机具,都是中小型的,非常适合丘陵地区,有的转弯半径小,调头很快,12亩的小块地都能正常使用。”特邀专家、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黄振霖说,“尤其是电动的,智能化程度高,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据了解,四川马铃薯常年种植1000万亩以上,总产量约占全国15%2022年,全省马铃薯综合机械化为25.53%,其中机播率为6.23%,总体上较低。

对此,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处二级调研员张晓玲表示,自2023年初以来开展的四川丘陵地区马铃薯播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研发,应进一步加强技术联合攻关、做好试验示范、加大技术培训,走好“适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总路径,加快补齐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短板,为耕耘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供装备支撑。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



新闻链接:https://cbgc.scol.com.cn/news/4727562?from=iosapp&app_id=cbgc&app_id=cbgc



Baidu
map